優秀管理者的三“靠”三“不靠”
原創-
2024-12-19 16:20:00
-
1152
本篇目錄
最近一段時間,後台有一位朋友留言,說感覺管理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輕松,懷疑自己能不能擔任起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的角色:
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是管理者,他們身上的氣場就充滿了號召力和人格魅力,讓員工不自知地就被他們所吸引,願意爲他們做事。但天生的管理者畢竟是極少數,更多的人是像上面的留言一樣,剛剛開始接觸管理工作,發現管理跟自己之前想得完全不一樣,于是處于束手無策的窘境。
那麽是否只有天生的領導者才能做好管理呢?這當然不是絕對的,管理必然有一套方法論, 把握好這三“靠”三“不靠”,同樣可以成爲優秀管理者。什麽是三“靠”?什麽是三“不靠”?往下看。
一、靠制度,不靠人情
相信大家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老話: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中國人非常喜歡講“人情”談“關系”,看人情刷臉,靠關系辦事總是會比走流程便捷高效,但在團隊工作環境中,用制度來管理往往比人情更高效,人情講的越多,執行力反而越差,管理者的步伐就越來越沈重,直至團隊最後被拖垮。
沒有制度,人情會沒有尺度,沒有邊界,沒有終結,管理者最終會被人情困擾而無法脫身。
一個員工與你私交甚好,在這個員工多次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的情況下,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按規定進行處罰。其他員工看在眼裏,紛紛效仿,導致公司的考勤秩序混亂,工作氛圍也變得散漫。而當你想要糾正這種情況時,卻發現因爲之前的人情之舉,現在難以服衆,陷入了極爲尴尬的境地。
相反,有了制度做保障,人情才能为管理者掌控和服務。
制度讓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尋,首先,制度的優勢是公平。對于所有成員來說,大家都在同一套制度下工作,沒有人可以因爲人情關系而獲得特殊待遇或逃避責任。其次,制度有助于提高執行力。明確的規章制度可以讓成員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以及違反規定會面臨什麽樣的後果。在制度的框架內,管理者可以合理地運用人情,對各種手段收放自如,實現制度與人情的良性互動。
職場,其實就是勞動力和酬金相互交換的地方,靠人情,礙于情面遲遲不下決斷,最終內耗的是自己,拖垮的是團隊。
二、靠團隊,不靠個人
我們常說:“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道理不難懂,很多人也確實是這麽幹的。但是有些人一旦走上管理崗,就很容易出問題。他們就很難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也很難認可別人比自己更專業。身居高位久了,就慢慢習慣了發號施令、高高在上的感覺。
公司的管理者,不能仗著自己權力大、地位高,就覺得自己什麽都懂,什麽決策都要聽你的。碰到事情就對下屬說,“你別說了,都聽我的。”表面看他是爲團隊負責,殺伐決斷,願意拍板,願意擔責,實則極度自負。
管理者的目標是帶人成事,團隊存在的意義是完成一個人完成不了的事情,發揮1+1大于2的效果。
劉邦建立漢朝,軍事上任用韓信,于是楚漢戰爭諸多戰役,韓信憑借其卓越的軍事謀略和指揮,在戰場上屢建奇功,爲劉邦奪取天下立下汗馬功勞;謀略上依靠張良,于是鴻門宴等諸多關鍵時刻,張良的智謀幫劉邦一次次轉危爲安,確保了劉邦的安全和勢力的延續;後勤上有蕭何的全力支持,于是漫長征戰過程中,蕭何精心調配資源,確保糧草充足、兵器完備,讓劉邦的軍隊得以無後顧之憂。
正是因爲劉邦能夠有效地組織和領導這樣一個各有所長的團隊,讓這些專業的人在各自的領域充分發揮作用,他才最終戰勝了項羽,建立了漢朝。同樣,現代企業中,團隊裏有各種各樣的職位,需要各個領域裏精通專業的人,只有讓這些人各司其職,發揮自己的特長,團隊才能高效運轉。
管理者的最大責任,不是什麽事情都得自己管,不是每個環節都要插一手,而是具備識人之明、用人之能,找到各個方面最專業的人,把權力交給他們。
厲害的管理者,不會讓自己陷入繁瑣的事務之中,把自己搞得又忙又累,而是能帶領一群優秀的人,一起朝著目標邁進。
三、靠效率,不靠加班
知乎有個熱榜問題“很想不明白,爲什麽有些老板,甯願喜歡7個小時的活,10個小時做完的員工。都不喜歡7個小時的活,6個小時做完。再問下去就是說工作安排不飽和;晚上工位空空,浪費租金。”
優秀的管理者注重工作的最終結果,他們懂得抓大放小,不會用員工是否願意加班來判定一個員工的好壞;而管理能力欠佳的管理者認同加班,他們會通過加班來判斷員工的敬業程度,工作投入度,因爲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無論從實踐的角度還是理論的角度,管理所要面對的就是效率,也就是說管理就是爲了提升效率。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實際操作中,管理者往往偏離了這個初衷。在職場中,當被問到“您最欣賞效率高的員工還是效率低的員工?”所有管理者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欣賞效率高的員工。”而當話題進一步延伸“你喜歡提前完成工作、提前下班的員工還是加班的員工?”你會發現,大部分的領導都會發出“爲什麽會提前下班,是不是工作任務不飽和?”的疑問。
其實,如果是偶爾加班,管理者可以理解爲工作效率低;但如果加班變成一種常態,管理者就要反思了,是不是加班已經悄然變成了公司文化?是不是員工逐漸以加班爲榮、以不加班爲恥?是不是員工陷入了爲了加班而加班的怪圈?
要知道,打工人,最反感的不外乎就是“領導不走我不走”式的無意義加班。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加班是對工作時間的不合理延長,真正的效率源自合理的規劃與高效的執行。” 加班本應是爲了應對突發情況或緊急任務,而不是成爲一種常態或衡量員工的標准。
管理者要回歸管理提升效率的本質,倡導靠效率工作,而不是依賴無意義的加班,管理者要警惕的是,如果加班變成一種文化,那麽正常上班時間的工作效率必然大大降低,整個團隊就無效率可言。
希望上述管理者的三“靠”三“不靠”可以幫助留言的这位朋友,也可以幫助到正处于管理岗位上的你。
-
禅道産品
禅道開源版 禅道企業版 禅道旗艦版 禅道IPD版 -
核心功能
産品管理 項目管理 質量管理 效能管理 -
使用文檔
基本版手冊 企業版手冊 旗艦版手冊 IPD版手冊 開發中心手冊 -
幫助中心
积分問答 常見問題 論壇交流 使用視頻 Gitee GitHub -
關于我們
關于我們 禅道軟件 最新動態 禅道活動 -
禅道社區
禅道博客 積分排行 積分商城 禅道書院 -
聯系方式
聯系人:丁芝 電話:17663906485 微信:17663906485 Q Q:1481227768北京、上海、深圳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