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國際知名黑客(上篇)
原創-
2023-08-24 10:48:33
-
32814
本篇目錄
電影中的黑客僅靠一部電腦就可以竊取別人的信息,利用自己高超的技術讓公司甚至國家都膽戰心驚。“黑客”原指熱心于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高手,但逐漸區分爲黑帽、白帽、灰帽。這些術語源自美國流行文化的老式西部電影,其中主角戴白色或淺色帽子,反派戴黑色帽子。
1986年亚伦出生在一个程序员之家。3岁学会编程,12岁创建了一个知识共享网站,叫做 The info,功能和维基百科一样,但比维基百科早了 5 年。15岁参与制订了CC协议。18岁入学斯坦福,20岁辍学创业与Reddit项目的两位创始人合伙开公司,并创建了Reddit网站。 Reddit在当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后来,雅伦卖掉Reddit网站,赚了 100 万美元,在他 20 岁那年成为百万富翁。
亞倫參與構建了RSS,這是博客時代的工具,能讓用戶訂閱自己感興趣的博客,當訂閱更新的時候,用戶會收到郵件提醒。彼時的亞倫沈浸在互聯網程序世界的理想主義美夢裏,他希望自己能像他的偶像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博納斯·李那樣,讓互聯網回歸自由、共享的初心。亞倫對賺錢並不感興趣,他的夢想是追求一個更宏大的目標——互聯網知識的自由和共享。
一次机会,亚纶了解到一个名为PACER的网站,它是一个存放法庭电子记录的系统,每看一页里面的内容,联邦政府需要收取 8 美分的管理费用。这项业务每年能带给政府超过 100亿美元的收入。亚纶认为,这些联邦法庭记录的材料本就属于公众,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于是他编写了一个程序,抓取了超过 2000 万页的PACER资料,并将它们投放到公共资源网上,供大家免费阅读,这一举动相当于直接减少了美国司法系统200万美元的收入,PACER也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逐渐免费。
亚伦有一个“开放图书馆”的梦想,他认为实体的图书馆限制了知识的传播,而互联网是连接书籍、读者、作者、纸张与思想最好的载体。他在08年发表的《开放获取游击队宣言》中写道:信息就是力量,但就像所有力量一样,有些人只想将其占为己有。世界上大多数的期刊都被类似Elsevier、JSTOR这样的巨头垄断,每阅读一篇文献都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费用。亚伦想幫助更多的人平等地享受这些知识。于是他通过自己高超的黑客技术,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网络免费端口从JSTOR下載了 480 万篇论文,相当于整个文献数据库的80% 。
亞倫毫無意外地被警察逮捕,但由于並未用論文牟利,JSTOR放棄了對他的指控。但馬薩諸塞州檢察長堅持起訴雅倫違反了1986年的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若罪名成立,亞倫將面臨35年的監禁和100萬美元的巨額罰款。亞倫拒絕認罪他選擇與美國政府鬥爭。在這期間,他積極參與到各種推動知識共享的運動中,傳播他關于知識共享的理念。
2012 年9月 12 日,联邦检察官提出了一份替换起诉书,增加了电子欺诈、非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等罪名,从原来的 4 项重罪指控变成了 13 项。2013 年1月,雅伦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中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年,他26岁。他死后,超过5万人在白宫网站上请愿,要是起诉亚伦的检察官辞职,维基百科以黑屏为他悼念。
亚伦认为知识共享能提高全人类的智慧,信息共享、言论自由才是真正的平等。在他死后,黑客入侵了麻省理工官网,抗议这个被视为黑客起源地的学府对于亚伦的无所作为。麻省理工的标题页被改为亚伦在2008 年写下的《开放获取游击队宣言》宣言中鼓励每一个网络用户行动起来,阻止商人与政客将网络私有化。
2013 年3月,亚伦被追授詹姆斯麦迪逊奖,用以表彰他捍卫公众的知情权所作出的贡献。
如果說誰的人生像小說一樣精彩,那一定當屬凱文·米特尼克。他出生于美國洛杉矶,是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的黑客,號稱“世界頭號黑客”。
20世紀80年代,他因多次入侵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中央電腦系統等而被逮捕三次。米特尼克的所作所爲與人們所熟知的犯罪不同,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是爲了錢,他曾破壞了40多家的安全系統,只是爲了表明他“有能力做到”。
2000年,米特改邪歸正,成爲了一名白帽黑客,成功創辦了米特尼克安全咨詢公司,專門世界500強企業做網絡咨詢工作。2023年7月16日去世,享年59歲。
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被称为“C语言之父”“Unix之父”。20世纪60年代,丹尼斯·里奇和肯·汤普逊参与了贝尔实验室Multics系统的开发。在开发期间,肯·汤普逊开发了游戏【空间旅行】,但当时的系统不给力,游戏运行速度很慢。
然而不久之后贝尔实验室撤出了Multics计划,里奇和汤普逊利用一台旧的迷你计算机Digital PDP-7,1969年的圣诞节Unix系统诞生了。最初的Unix内核使用B语言编写,为了更好开发Unix,1973年,里奇以B语言为基础发展出C语言,在它的主体设计完成后,他和汤普森又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編程語言層出不窮,但無論如何翻湧,都無法改變C語言在編程界德高望重的地位,C++、Java、C#都是在C語言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而如今諸多流行的操作系統也是在Unix的基礎上開發的,如Linux、MacOS甚至最流行的手機系統Android。
Linux的诞生充满了偶然,林纳斯经常用他的终端仿真器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載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些在后来成为了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那时的他年仅21岁。
我們能夠看到如今日漸壯大的Linux,但也不難發現,在成功的Linux背後,有著幾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有著對高質量代碼的堅持,更是有著合作的。林納斯沒有建立組織,僅僅通過吸引全球數以萬計的自由開發者免費貢獻就完成了項目。Linux不僅僅是一個代碼項目,也是一種互聯網出現以後的新的協作方式——開源模式。
- 黑帽黑客以“利欲”爲目標,通過破解、入侵去獲取不法利益或發泄負面情緒。
- 灰帽黑客以“昭告”爲目標,透過破解、入侵炫耀自己所擁有的高超技術。
- 白帽黑客以“改善”爲目標,破解某個程序作出修改,透過入侵去提醒設備的系統管理者其安全漏洞,有時甚至主動予以修補。
“互聯網之子”亞倫·斯沃茨
1986年亚伦出生在一个程序员之家。3岁学会编程,12岁创建了一个知识共享网站,叫做 The info,功能和维基百科一样,但比维基百科早了 5 年。15岁参与制订了CC协议。18岁入学斯坦福,20岁辍学创业与Reddit项目的两位创始人合伙开公司,并创建了Reddit网站。 Reddit在当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后来,雅伦卖掉Reddit网站,赚了 100 万美元,在他 20 岁那年成为百万富翁。
亞倫參與構建了RSS,這是博客時代的工具,能讓用戶訂閱自己感興趣的博客,當訂閱更新的時候,用戶會收到郵件提醒。彼時的亞倫沈浸在互聯網程序世界的理想主義美夢裏,他希望自己能像他的偶像萬維網的發明人蒂姆·博納斯·李那樣,讓互聯網回歸自由、共享的初心。亞倫對賺錢並不感興趣,他的夢想是追求一個更宏大的目標——互聯網知識的自由和共享。
一次机会,亚纶了解到一个名为PACER的网站,它是一个存放法庭电子记录的系统,每看一页里面的内容,联邦政府需要收取 8 美分的管理费用。这项业务每年能带给政府超过 100亿美元的收入。亚纶认为,这些联邦法庭记录的材料本就属于公众,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于是他编写了一个程序,抓取了超过 2000 万页的PACER资料,并将它们投放到公共资源网上,供大家免费阅读,这一举动相当于直接减少了美国司法系统200万美元的收入,PACER也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逐渐免费。
亚伦有一个“开放图书馆”的梦想,他认为实体的图书馆限制了知识的传播,而互联网是连接书籍、读者、作者、纸张与思想最好的载体。他在08年发表的《开放获取游击队宣言》中写道:信息就是力量,但就像所有力量一样,有些人只想将其占为己有。世界上大多数的期刊都被类似Elsevier、JSTOR这样的巨头垄断,每阅读一篇文献都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费用。亚伦想幫助更多的人平等地享受这些知识。于是他通过自己高超的黑客技术,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网络免费端口从JSTOR下載了 480 万篇论文,相当于整个文献数据库的80% 。
亞倫毫無意外地被警察逮捕,但由于並未用論文牟利,JSTOR放棄了對他的指控。但馬薩諸塞州檢察長堅持起訴雅倫違反了1986年的計算機欺詐與濫用法。若罪名成立,亞倫將面臨35年的監禁和100萬美元的巨額罰款。亞倫拒絕認罪他選擇與美國政府鬥爭。在這期間,他積極參與到各種推動知識共享的運動中,傳播他關于知識共享的理念。
2012 年9月 12 日,联邦检察官提出了一份替换起诉书,增加了电子欺诈、非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等罪名,从原来的 4 项重罪指控变成了 13 项。2013 年1月,雅伦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中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年,他26岁。他死后,超过5万人在白宫网站上请愿,要是起诉亚伦的检察官辞职,维基百科以黑屏为他悼念。
亚伦认为知识共享能提高全人类的智慧,信息共享、言论自由才是真正的平等。在他死后,黑客入侵了麻省理工官网,抗议这个被视为黑客起源地的学府对于亚伦的无所作为。麻省理工的标题页被改为亚伦在2008 年写下的《开放获取游击队宣言》宣言中鼓励每一个网络用户行动起来,阻止商人与政客将网络私有化。
2013 年3月,亚伦被追授詹姆斯麦迪逊奖,用以表彰他捍卫公众的知情权所作出的贡献。
“世界頭號黑客”凱文·米特尼克
如果說誰的人生像小說一樣精彩,那一定當屬凱文·米特尼克。他出生于美國洛杉矶,是第一個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的黑客,號稱“世界頭號黑客”。
20世紀80年代,他因多次入侵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中央電腦系統等而被逮捕三次。米特尼克的所作所爲與人們所熟知的犯罪不同,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不是爲了錢,他曾破壞了40多家的安全系統,只是爲了表明他“有能力做到”。
2000年,米特改邪歸正,成爲了一名白帽黑客,成功創辦了米特尼克安全咨詢公司,專門世界500強企業做網絡咨詢工作。2023年7月16日去世,享年59歲。
“C語言之父”丹尼斯·裏奇
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被称为“C语言之父”“Unix之父”。20世纪60年代,丹尼斯·里奇和肯·汤普逊参与了贝尔实验室Multics系统的开发。在开发期间,肯·汤普逊开发了游戏【空间旅行】,但当时的系统不给力,游戏运行速度很慢。
然而不久之后贝尔实验室撤出了Multics计划,里奇和汤普逊利用一台旧的迷你计算机Digital PDP-7,1969年的圣诞节Unix系统诞生了。最初的Unix内核使用B语言编写,为了更好开发Unix,1973年,里奇以B语言为基础发展出C语言,在它的主体设计完成后,他和汤普森又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編程語言層出不窮,但無論如何翻湧,都無法改變C語言在編程界德高望重的地位,C++、Java、C#都是在C語言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而如今諸多流行的操作系統也是在Unix的基礎上開發的,如Linux、MacOS甚至最流行的手機系統Android。
丹尼斯·裏奇發明的C語言聯合Unix操作系統,構建了當代計算機世界的鋼筋水泥。正是因爲C語言和Unix系統這兩項成就,裏奇成爲了許多編程愛好者膜拜的對象。
“Linux之父”林納斯·托瓦茲
“Given enough eyeballs,all bugs are shallow.”【很多双眼睛盯着的代码,bug无处藏身】
1991年Linus开发了Linux操作系统,在最初几年里,Linux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如今的linux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服務器、移动设备、家庭电脑和超级计算机等领域。Linux的诞生充满了偶然,林纳斯经常用他的终端仿真器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載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些在后来成为了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那时的他年仅21岁。
我們能夠看到如今日漸壯大的Linux,但也不難發現,在成功的Linux背後,有著幾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有著對高質量代碼的堅持,更是有著合作的。林納斯沒有建立組織,僅僅通過吸引全球數以萬計的自由開發者免費貢獻就完成了項目。Linux不僅僅是一個代碼項目,也是一種互聯網出現以後的新的協作方式——開源模式。
寫在最後
現在國家很重視網絡安全建設,網絡安全已經成爲了很多高校的一級學科,因此通過正常學習即可進入網絡安全行業,大家一定要遵紀守法,效仿黑客們的行爲做一些非法的黑客攻擊行爲,下期我們將繼續爲大家送上其他幾位世界著名黑客的傳奇故事,請大家保持關注哦。-
禅道産品
禅道開源版 禅道企業版 禅道旗艦版 禅道IPD版 -
核心功能
産品管理 項目管理 質量管理 效能管理 -
使用文檔
基本版手冊 企業版手冊 旗艦版手冊 IPD版手冊 開發中心手冊 -
幫助中心
积分問答 常見問題 論壇交流 使用視頻 Gitee GitHub -
關于我們
關于我們 禅道軟件 最新動態 禅道活動 -
禅道社區
禅道博客 積分排行 積分商城 禅道書院 -
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斌 電話:17685869372 微信:17685869372 Q Q:526288068北京、上海、深圳分部
友情鏈接:
ZTF自動化測試框架
ZenData測試數據生成器
喧喧IM
敏捷開發
敏捷咨詢
測試窩
悅庫網盤
Ledge知識平台
渠成軟件
ZDOO全協同企業管理軟件
融管理社區
ZenDAS數據分析工具
ZenShot跨平台截圖工具
飛信釘即時通訊解決方案
項目管理
IPD學習網
PMP百科網
艾體驗
創無記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