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清醒,開源一定要做商業化
原創
-
春哥
-
2023-09-25 13:27:41
-
11430
摘要:本文將從用戶需要、企業有付費意願以及對自己個人的價值提升三個方面分析了開源商業化的必要性。
同事北檸的筆記本壁紙上寫著八個字:“人間清醒,搞錢要緊”。我就拿這八個字來做這一篇公衆號的開篇,和大家聊聊開源爲什麽一定要做商業化。
前面我陆续写了三篇文章,分析了关于開源軟件的七大错误认知:
其实关于开源还有其他很多错误的认知,但这七个算是比较典型的。这些内容都是我自己从2004年开始发布開源軟件到今天,自己作为開源軟件的作者、社区活动的参与者和開源軟件的用户等多种身份观察思考的总结。分析这么多,就是想和各位从事開源軟件开发的朋友们表达一个观点:開源軟件要想做好,就必须认真考虑商业化的事情。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開源軟件的用户需要开发团队能够持续更新软件,这就需要开发团队找到一个能够持续的模式。当我们把一款软件开源了出来,有用户开始使用,或者将其用作内部管理,亦或集成到自己的産品中。从因果角度来看,我们因为发布開源軟件这件事情和众多的用户产生了因果,而且是善的因果。所以任何一位能够把自己的代码开源出来的开发者,都是在做善事。随着用户增多,用户对開源軟件的功能更新、Bug修复、技术支持的需求就自然而然地增多,開源軟件的维护团队跟用户之间的因果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開源軟件作者最初的兴趣会逐渐转变为更多的责任。在這個階段,就一定要考慮有合理的商業化的模式,來平衡越來越多的用戶、越來越重的責任和開發者越來越多的投入、越來越疲憊的狀態之間的矛盾。單純用愛發電,是無法持續的。如果無法找到合理的模式,往往會演變成開發者和用戶之間的互相嗔怨。很多优秀的開源軟件最终结局就是主创团队无法维系,停止更新,让人惋惜。所以開源軟件作者需要寻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产生合理的收入,同时又满足了用户越来越多的需求。这样才是多贏的局面。這是大善,所以不要將開源和商業對立起來。以我们禅道項目管理软件为例,我是2007年决定要做一款开源的項目管理软件。我用Freemind整理了一个商业计划书,明确了一定要做一款赚钱的開源軟件。这十几年走下来,基本上都还是按照2007年的计划在行动。禅道在2009年发布了第一个开源免费版本,然後在2012年跑通了我們的商業化之路。所以我们团队能够坚持地更新维护禅道軟件,为我们的广大用户提供版本更新、问题修复和技术支持,同时众多的用户也给了我们充分的反饋,幫助我们提升改进我们的産品。这就形成了多贏的局面。其次從我們團隊這十多年跟客戶打交道的經驗來看,中國的企業非常樂意爲高性價比的軟件買單。这一点我是想来回答很多開源軟件作者的疑问,我的软件能够卖钱吗?很多開源軟件的作者都是搞技术出身,更多的关注点是如何将開源軟件做好上,对商业化没有概念,羞于谈钱。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个開源軟件,谈钱就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总会觉得自己的産品不够好,不敢卖。还是举我们自己实际的例子,我们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销售专业版的。那时候我们团队无论从哪些方面都是非常不成熟的,産品也不成熟,团队也不成熟。但是还是有很多客户选择相信我们采購我们的産品或者服務,我们就这样一点点地跑通了我们的商业模式。最近这些年企服赛道也一直有讨论“在中国做软件做SaaS为什么这么难”,其中有一种观点会认为中国发展阶段不成熟,企业付费意愿低等等。这一点我是非常不赞同的,中國的企業非常樂意爲軟件付費買單,但這個軟件一定是高性價比的軟件。所以在中国做软件,大有可为。不过有一点我需要说明一下,做软件赚大钱比较难,通过開源軟件赚大钱更不容易。最後做開源商業化也是非常好的提升自己的方法。做开源商业化,先不管最终能不能跑通,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提升也是非常宝贵的。很多做开源的朋友们,主要的关注点是在技术上。技术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开始做商业化,就需要考虑産品定位、商业模式、定价策略、運營策略等各方面的问题,需要学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需要关注商标、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考虑工商和税务等等。这对一个人的锻炼是全方面的,所以做开源的商业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己的方法。你有过这样的操盘的经历,对自己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后续再加入一个新的团队,就完全可以以更高Level的身份加入,我想这也是一种开源商业化对自己个人的回馈吧。以上是我從用戶需要、企業有付費意願以及對自己個人的價值提升三个方面分析了开源商业化的必要性。那么商业化首要考虑的就是商业模式是什么,接下来我会尝试来分析下開源軟件的商业模式,大家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