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有效的Bug管理?
原創-
2025-08-25 17:00:00
-
105
本篇目錄
大家好,我是陳哥。
有讀者留言說,他們團隊老是因爲反複出現同類Bug導致項目延期。
他们团队没有统一 Bug 记录渠道,测试人员一般发现问题口头告知或者汇总文档发给开发。开发未记录,有时候,迭代时就会出现开发遗忘修复的情况,同类 Bug 再次出现,导致项目二次延期。
我們都知道要重視Bug管理,但有效的Bug管理核心不僅是管Bug,更是管流程。換言之,就是用標准化流程把Bug從發現到解決的每個環節串起來,才能既保質量又提效率。
流程順了,Bug自然能被高效追蹤、修複和預防。
備注【Bug】試用禅道的Bug管理
爲什麽Bug要閉環管理?
但很多團隊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忽略流程閉環這個關鍵環節。
要麽是測試發現Bug後只簡單記錄,沒明確後續跟進責任人與時間節點;
要麽是開發修複後,沒有及時同步給測試複現驗證;
还有的团队在 Bug 验证通过后,不做复盘总结,既不分析 Bug 反复出现的根源,也不更新相关开发或测试规范。
这些环节的缺失,就导致 Bug 管理变成半吊子工程。已发现的Bug可能被遗漏,修复后的 Bug 可能因未验证而残留,同类 Bug 更是因为没有经验沉淀,在下次迭代中再次出现。
所以,要解决同类 Bug 反复、项目延期的问题,关键就是搭建一套能覆盖 Bug 全生命周期的闭环流程,让每个 Bug 都能被管到底。
用閉環流程把Bug管到底
發現了該管的Bug,就得讓它在一個完整的流程裏走到底。這個流程不用太複雜,四個步驟就夠:第一步是記清楚。
報Bug的時候,必須寫明白在哪裏操作、怎麽操作、出現了什麽問題,最好附上截圖或日志。別小看這點,很多時候開發人員卡殼,就是因爲拿到的信息就一句“功能用不了”,光定位問題就得花半天。
第二步是分明白。
按之前說的影響程度分級,P0級(比如系統崩潰)馬上轉給對應開發,甚至暫停其他工作;P1級(比如數據錯誤)24小時內必須響應;級別低的就排進叠代計劃。分配的時候要指定明確的負責人和截止時間,避免踢皮球。第三步是改徹底。
開發修複後,不能自己說算,得交給測試人員按原步驟驗證。通過了才算完,沒通過就打回去重新改。這裏要注意,修複時最好順帶記錄下原因和解決方法,方便以後查。第四步是回頭看。
每周或每個叠代結束後,抽半小時複盤:哪些Bug反複出現?是不是測試環節漏了?代碼評審有沒有不到位?把這些問題的根源找到,更新一下測試用例或編碼規範,下次就能少走彎路。使用工具,管理Bug更得心應手
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這四步呢?工具承載。
合適的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嘗試使用禅道,把團隊的Bug管理流程固化下來。
目前,禅道已經連續10年獲得51Testing評選的常用的測試管理工具第一名。
禅道支持Bug的結構化錄入,你可以詳細填寫影響版本、嚴重程度、優先級、重現步驟等信息,確保報Bug時信息完整,避免後期反複溝通。
有效的Bug管理,就是讓團隊形成一種“對質量負責”的共識。
流程和工具都是为这个服務的,别搞得太复杂,能落地、能堅持,比什麽都強。
-
禅道産品
禅道開源版 禅道企業版 禅道旗艦版 禅道IPD版 -
核心功能
産品管理 項目管理 質量管理 效能管理 -
使用文檔
基本版手冊 企業版手冊 旗艦版手冊 IPD版手冊 開發中心手冊 -
幫助中心
积分問答 常見問題 論壇交流 使用視頻 Gitee GitHub -
關于我們
關于我們 禅道軟件 最新動態 禅道活動 -
禅道社區
禅道博客 積分排行 積分商城 禅道書院 -
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淑鈞 電話:13156280939 微信:13156280939 Q Q:2082428410北京、上海、深圳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