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産生自信
原創-
發表時間 2023-09-01
-
閱讀數 3388
-
最后编辑:琦琦 于 2025-05-23 15:26:28
一個“天才劫匪”與“魔法藥水”的故事
1995年,美國發生了一起銀行搶劫案。奇怪的是,這名劫匪沒有戴面具,也沒有任何僞裝,甚至在離開銀行之前還對著監控攝像頭露出了神秘微笑。這個違反常理的行事風格讓警察也摸不著頭腦。
將劫匪緝拿歸案後,警察聽到劫匪的喃喃自語:“可我塗了檸檬汁。”原來,當時人們經常把檸檬汁當作隱形墨水,寫下的字迹只要不接觸熱源就能隱形。這名劫匪理所當然地認爲把檸檬汁塗在身上就可以讓自己隱形,才有了這次大搖大擺的搶劫。
大卫·邓宁和贾斯汀·克鲁格对这一事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研究后总结出来了“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简称“达克效应”。
達克效應其實是一種認知偏差,也就是人的主觀偏見。有一種美,是美而不自知;有一種自信,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像能力不足的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的水平,達爾文也說:“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産生自信”!
正如一位脫口秀演員所說:“你那麽普通卻那麽自信!”
达克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购物时,我们会优先选择自己熟悉、具有明显品牌标志的商品,即使其他品牌的産品质量和價格更具吸引力。
但過多的認知偏差更容易帶來負面影響:
- “我們掌握的信息足夠多,不用了解其他的信息啦!”這是信息孤島。
- “聽我的准沒錯,我知道的才是正確的!”這是一言堂。
- “大人,外面的世界變了。”“不可能。”這是固步自封。
這些認知偏差帶來的狂傲、自大,最終只會成爲刺向自己的一把利劍。
如何避免掉入達克效應的“陷阱”呢?
盡管達克效應難以完全避免,但可通過一些方式來降低其影響:
- 接觸新信息,改變固有思維,讓思維處于流動狀態
- 聽不一樣的聲音,接收反饋,接納不同的觀點
- 廣泛了解信息,做理性決策,不斷反思與總結
孔子說:“真正的知識是要知道一個人無知的程度。”這恰恰是達克效應想要表達的另一個觀點:越是知識豐富的人越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其實,意識到自己深受達克效應的影響,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逃離“絕望之谷”,走向“平穩高原”。
-
禅道産品
禅道開源版 禅道企業版 禅道旗艦版 禅道IPD版 -
核心功能
産品管理 項目管理 質量管理 效能管理 -
使用文檔
基本版手冊 企業版手冊 旗艦版手冊 IPD版手冊 開發中心手冊 -
幫助中心
积分問答 常見問題 論壇交流 使用視頻 Gitee GitHub -
關于我們
關于我們 禅道軟件 最新動態 禅道活動 -
禅道社區
禅道博客 積分排行 積分商城 禅道書院 -
聯系方式
聯系人:魏中顯 電話:18561939726 微信:18561939726 Q Q:1746749398北京、上海、深圳分部
友情鏈接:
ZTF自動化測試框架
ZenData測試數據生成器
喧喧IM
敏捷開發
敏捷咨詢
測試窩
悅庫網盤
Ledge知識平台
渠成軟件
ZDOO全協同企業管理軟件
融管理社區
ZenDAS數據分析工具
ZenShot跨平台截圖工具
飛信釘即時通訊解決方案
項目管理
IPD學習網
PMP百科網
艾體驗
創無記2049